金颖-干细胞生物学分会委员

36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154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金颖研究员,上海交大医学院上海干细胞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干细胞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课题组长。1983 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获得医学学士学位,1988 年在北京协和医科大学 /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获得医学博士学位。金颖研究员 1988 年去美国,从事信号传导和致癌分子的作用机制的科研和教学工作。1999 年,金颖研究员回国,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发育生物学研究室,开始从事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至今。

身静,方可心无旁骛,专心思索,方能得大智慧

    来自辽宁省沈阳市的金颖老师,有着北方女性的淳朴、爽朗和率真。一身连衣裙、舒适的平跟鞋,肩背沉重的电脑包,在举手投足间的优雅和精神,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这位知识女性自信、坦诚的人格魅力。金老师时而从容、时而激情、时而深沉的讲述,不自觉地流露着一位女科学家的坚忍执著和追求真理的可贵品质,让生硬的科研工作多了一份女 性的柔情,让枯燥的科研工作多了份精彩刺激。

    金老师自 1999 年回国执教科研十年有余,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自己的 “ 象牙塔 ” 中,无论是搞科研、从事教学还是指导学生,她都孜孜不倦地追求着自己的事业,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步。近十年来,她所带的课题组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发表的论文也连续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上,赢得了国内外业界人士的肯定。其课题组建立了多株人的胚胎干细胞系和诱导多能干细胞系,并且向国内外可以单位免费提供细胞系;建立了利用胚胎干细胞研究蛋白质相互租用的技术平台,重点对在胚胎发育和胚胎干细胞功能调节中起重要作用的转录因子 Oct- 4 进行系统的研究。在国际上首先发现 Oct- 4 蛋白质可以被泛素修饰,并证明新发现的蛋白质 Wwp2 为 Oct- 4 泛素化修饰的特异性泛素连接酶。此外,还证明 Oct- 4 蛋白质表达水平和转录活性受到翻译后 SUMO- 1 的修饰,提出泛素和 SUMO- 1 协同作用,保持 Oct- 4 在细胞内的稳定水平;近年来,金老师带领的课题组对与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维持相关的重要分子和信号通路的研究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2010 年在 PNAS, Developmental Cell 及 Cell Stem Cell 等杂志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

    金颖研究员作为我国最初开展胚胎干细胞研究的科学家之一,担任 2002 年国家 “973” 干细胞研究项目子课题负责人。2003 年领衔上海市重大项目 “ 人胚胎干细胞建系 ”;2006 年领衔上海市重大项目 “ 人胚胎干细胞应用的基础研究 ”。2010 年成为国家科技部 “ 发育生殖 ” 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疾病 iPS 细胞研究的首席科学家。金颖研究员积极推动中国干细胞研究与国际干细胞研究队伍的交流,主持和参与多次国际干细胞研究学术会议,尤其是主办 2007 年在上海召开的国际干细胞学会,在整个干细胞研究领域得到很好的评价。

干细胞研究工作 任重而道远

    目前利用干细胞治疗疾病的话题,在社会上掀得沸沸扬扬。对于将胚胎干细胞或 IPS 运用于临床,金老师认为这项工作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因为胚胎干细胞现在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比如免疫排斥问题、肿瘤形成的问题;而 IPS 从理论上说可以解决免疫排斥问题,但还存在基因改造的问题。

    金老师对于目前国内干细胞研究的发展状况充满了信心。早在十年前,国家 973 项目支持了两个干细胞研究项目;五年前,中国启动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发育与生殖项目,着重支持干细胞以及再生医学的研究。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中国的干细胞研究迎来了红红火火的夏天。并且,从明年开始,国家决定把干细胞研究作为第六个重大科学专项。国家对干细胞研究的支持力度与日俱增,因此中国干细胞研究的前景会越来越好。

寄语再生泉 中国干细胞网

    金颖教授希望中国干细胞网能够成为中国干细胞研究人员和国际交流的窗口,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干细胞信息和资讯。

正文完
 0
stemcellbio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stemcellbio 于2010-10-21发表,共计1549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没有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