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端卿-干细胞生物学分会委员

51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202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裴端卿

学习和工作经历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84 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同年考取留美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CUSBEA)项目赴美留学,就读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系,1991 年底获得分子细胞及发育生物学博士学位。
    1991-1996 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院内科系血液与肿瘤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6 年 9 月至 2004 年 7 月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药理系任教,历任研究员、助理教授、副教授并获终身资格。
    2002 年裴端卿博士回国,受聘于清华大学,担任医学院药物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04 年 8 月受聘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担任副院长、研究员、博导,2008 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

裴端卿 - 干细胞生物学分会委员

研究方向
 

    在美国期间,主要从事金属蛋白酶(MMP)与肿瘤侵蚀转移方面的研究。首次阐明了基质金属蛋白酶在细胞内的激活原理,打破了金属蛋白酶胞外激活的传统理念,克隆和鉴定了 3 个 MMP 新基因,开创了细胞表面金属蛋白酶活性受细胞内运送机理调控的研究新领域,开启了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在细胞膜上运输的研究领域。多次应邀做相关领域的学术报告,出任美国 NIH 的 Tumor Microenvironment Study Section Member(评审专家,3 年任期)。受到美国的 NIH, AHA, ACS 等机构多项基金资助,并与辉瑞(Pfizer)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并获得其大力资助。回国后,主要从事干细胞全能性调控机理方面的研究,成为国内最早从事干细胞多能性维持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之一。在多能性转录因子 Oct4、Nanog 和 Sox2 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中取得了国际公认的成果。通过对 Oct4、Nanog、FoxD3 等因子的研究,发现了调控干细胞多能性的负反馈调控机制,这种反馈机制成功地解释了胚胎干细胞中多能性核心因子受到严格调控的表型,在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维持领域开启了新的研究模型,建立了较完整的小鼠和人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研究体系。在此基础上,在国内率先建立了 Oct4/Sox2/Klf4/Myc 所介导的体细胞重编程 (iPS)技术平台,并在筛选方法上采用了普遍应用性强的直接非抗性筛选体系,为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目前已在 Nature、Cancer cell、Cell stem cell、PLoS Biology、Proc. Natl. Acad. Sci.、Cancer Res、FASEB J、J of Biol. Chem. 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 42 篇论文。从 1991 年至 2009 年,共发表 SCI 收录的论文 70 余篇,被 SCI 引用 2000 多次,单篇最高引用 360 次。担任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编委,Cell Research 副主编,Archives of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编委,Biochemical Journal 顾问编委,以及 Proceedings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Cancer Research、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FASEB Journal 等学术刊物的审稿人,国家 “863” 生物医药领域专家,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 “ 发育与生殖 ” 重大研究计划专家,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 “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 人选,中国科学院 “ 百人计划 ” 人才。

    重要研究项目:
    
   
目前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 计划、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广州市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

  1. 中国科学院创程工程重要研究方向项目:Nanog 等转录因子与胚胎干细胞全能性的调控机理,项目编号 KSCX2-YW-R-48,150 万,2006-2010,负责人:裴端卿
  2. 973 计划项目:非人灵长类动物克隆及治疗性克隆的机理研究,项目编号 2006CB701504,340 万,2006-2010,课题负责人:裴端卿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干细胞全能性与分化的分子机制研究,项目编号 30630039,140 万,2007-2010,负责人:裴端卿
  4. 广州市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重大疾病干细胞治疗关键技术和临床应用,项目编号 2008A1-E4011,480 万,2008-2010,负责人:裴端卿
  5. 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项目:广州市干细胞技术平台建设,25 万,2008-2010,负责人:裴端卿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细胞增长、分裂与分化,项目编号 30725012,200 万,2008-2011,负责人:裴端卿
  7. 中国科学院创程工程重要研究方向项目: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网络广州研究中心,项目编号 KSCX2-YW-R-221,80 万,2009-2010,负责人:裴端卿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维持与分化的化学生物学研究,项目编号 90813033,80 万,2009-2012,负责人:裴端卿
正文完
 0
stemcellbio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stemcellbio 于2011-01-05发表,共计2027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没有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