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产业有望爆发式增长 2公司最受益

28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279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7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来源:搜狐网

干细胞产业有望成为下一个金矿

10 月 8 日,日本京都大学物质 - 细胞统合系统据点 iPS 细胞研究中心长山中伸弥与英国发育生物学家约翰 · 戈登,因在细胞核重新编程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得 2012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对此,业界的共识是:干细胞产业的发展前景逐渐明朗,并有望成为下一个金矿。

“ 这是诺贝尔医学奖历史上最快的一次获奖经历。” 作为国际知名的分子细胞生物学和干细胞研究领域的权威,和泽生物研发总监朱德琳告诉记者,“ 从 2006 年发表相关作品到今年获奖,山中伸弥获奖的速度堪称 " 火箭般迅速 "。”

而这正暗合了干细胞产业的巨大前景。据美国专家预测,全球干细胞医疗近两年的潜在市场规模大约为 800 亿美元,2020 年前后可达 4000 亿美元。

据上证报报道,就国内干细胞产业而言,业内专家一致认为,目前在存储方面的商业模式已经成熟,在临床应用方面也正向商业化突围。

同时,国内干细胞产业的发展还获得了政策的 “ 关照 ”:生物及医药工业 “ 十二五 ” 规划中均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展干细胞等细胞治疗产品的研究,重点研发针对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干细胞和免疫细胞等细胞治疗产品。

据第一创业发布的医药生物干细胞子行业研报,中国的干细胞产业从上游的存储到下游临床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已经形成,产业链各环节盈利状况良好。在市场客观需求等五大因素的驱动下,市场将呈几何级的增长,预计未来 5 年干细胞产业收入将会从目前的 20 亿增长到 300 亿元,年均增长率达 170%。

目前,在上市公司中,A 股 中源协和 以及港股金卫医疗都有子公司从事干细胞资源存储服务业务。

中源协和子公司协和干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拥有天津市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中源协和同时还控股和泽生物。据悉,和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先后承担了国家两项 863 项目和一项 973 项目,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获得国家自主知识发明专利三项,申请并获得受理干细胞技术专利八项。财务数据显示,和泽生物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5882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188.3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116 万元,而上年同期为 -603 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未来我国的干细胞行业还将迎来中航投资这样有力的新进入者和新竞争者。来自公司官网的信息显示,今年 8 月,中航投资赴宁夏银川考察某生物有限公司,并达成初步投资意向,首次涉足生物医药产业。据悉,此家宁夏生物公司是专门从事干细胞分离提取和分离试剂研发生产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骨髓、脐带血、外周血细胞处理试剂盒是第一个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合法用于干细胞临床治疗的产品,技术居于国际领先水平。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诺奖效应引爆医药板块 A 股再开洋荤

A 股俨然已成为最具国际视野的市场之一。北京时间 8 日晚,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分别来自英国、日本的两位科学家因在干细胞领域的贡献而共享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次日的中国 A 股市场,部分干细胞概念股一度以涨停开盘,并带动生物医药板块集体飙涨。

据上证报报道,事实上,A 股中类似追逐最新国际科技创新和热点、“ 开洋荤 ” 现象并非头一遭。业内人士认为,A 股愈加紧跟外围热点,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市场的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投资视角愈加开阔。不过,投资人也需要提防借机炒作的短线行为。

据介绍,上述两位科学家取得的成果都与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相关。这种细胞又称 iPS 细胞,是动物特定成熟细胞(以体细胞为主)经过诱导因子 “ 编程 ” 处理后转化而成的干细胞。它具有和胚胎干细胞等其他干细胞类似的功能,可以发育成组织和器官,同时规避了胚胎干细胞研究面临的伦理和法律障碍,创造了生命科学研究的一大潮流,是有望应用于再生医疗和制药的划时代成果。

在与瑞典相隔万里的中国,A 股市场几乎是在第一时间为最新颁布的诺贝尔医学奖 “ 拍手叫好 ”。9 日开盘后,“ 干细胞概念股 ” 中源协和一度涨停,并带动生物制药等医药股全线走强。

市场人士注意到,A 股市场 “ 开洋荤 ”、与海外联动并非头一回。近年来,中国股市频频上演类似的紧随国际热点特别是重大科技创新的异动行情。包括 “ 石墨烯 ” 以及物联网、云计算、苹果等代表国际最新科技潮流的关键词,也频频成为 A 股市场的投资主题,其中的不少甚至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上市公司板块。

当然,提到 A 股的国际联动,就不能不说巴菲特。从早些时候的西服生产商 大杨创世,到最近几年的 “ 通用航空 ”,以及最近的医疗设备,“ 股神 ” 的每一次出手,都或多或少会在中国市场掀起涟漪。

A 股市场 “ 开洋荤 ” 的频率为何越来越高?一些业内人士持积极看法。一方面,这可能说明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与全球日益接轨,同时也反映出本地投资者更加开阔的眼界和投资思路。

“ 或许可以这么看:首先目前 A 股本身没有特别的方向,其次中国与世界的接轨越来越明显,第三,以中国的庞大人口,任何创新乘以十几亿都具有庞大商机。” 在亚洲管理 2 亿美元资产的香港宝来证券执行董事陈至勇对记者表示,在海外一些市场,也不乏类似情况发生。

不过,也有不少人担心,A 股市场太过频繁的概念炒作,对市场本身的健康发展并不是好事。以这周的 “ 诺贝尔奖效应 ” 为例,一位有着十多年投资经验的海外投行人士直言:从诺贝尔奖到商业化,干细胞临床应用的路还很远,类似 A 股中的概念股异动炒作的成分更多一些。

调查发现,在 8 日也就是诺贝尔医学奖公布当天,美国股市的确也有一些医疗类股表现不错,比如医疗设备生产商 Fonar 当天股价涨幅达到 13%,还有 3、4 只生物科技和医疗股涨幅也超过 10%。不过,有分析师认为,这与诺奖似乎没有必然的联系。从全球来看,近期医疗、生物制药股都比较活跃,原因在于,亚洲最近发现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而美国则出现了脑膜炎疫情。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中源协和(600645):产业链逐步完善,期待干细胞研发利好消息

航天证券认为,公司将原盈利较低的传统纺织业务资产剥离,实现成功转型为一家以干细胞基因工程研发、干细胞资源保存技术服务为主业的生物科技公司。

通过收购和泽生物,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干细胞检测与存储服务,处于整个干细胞产业中的上游位置。通过收购和泽生物,不仅可以进一步增强本公司在干细胞技术领域的研发实力,还可以使公司干细胞业务向干细胞研究及产业化方向延伸,形成较为完整的干细胞产业链工程,完成公司对干细胞产业的布局,从而极大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受 “ 十二五 ” 规划利好政策支持。生物及医药工业 “ 十二五 ” 规划中均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展干细胞等细胞治疗产品的研究,重点研发针对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干细胞和免疫细胞等细胞治疗产品。未来公司仍以干细胞存储为主要收入来源,但在此基础上,公司将依托和泽生物,深化拓展干细胞下游领域,加大研发力度,干细胞下游业绩增长可期。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正文完
 0
stemcellbio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stemcellbio 于2012-10-10发表,共计2798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没有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