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干细胞研究学会年会发布两项重要成果——干细胞研究或迎来“黄金时期”

29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152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10 多年来,干细胞疗法一直被认为能够给那些遭受遗传和退行性疾病折磨的人带来希望。而就在几天前,随着两个研究团队在于日本横滨召开的国际干细胞研究学会(ISSCR)年会上宣告了他们在人类临床研究中取得的成果 —— 一项聚焦于罕见的遗传神经病,另一项则着眼于老年人的视力丧失,这一希望又朝着现实迈出了一步。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纽瓦克市干细胞公司报告了用人体神经干细胞治疗梅氏病(PMD)所取得的鼓舞人心的研究成果。PMD 是一种渐进式的致命疾病,该病通过基因突变抑制了髓鞘的正常生长,后者是大脑中包裹神经纤维的一种保护物质。缺乏髓鞘,神经信号便会流失;病人,通常是婴儿,便会经历运动协调能力退化以及其他神经病症状。据干细胞公司负责研究的副总裁 Ann Tsukamoto 介绍,该公司之所以选择 PMD 来测试其神经干细胞技术,缘于目前尚没有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且通过基因检测和磁共振成像能够确诊这种疾病。她说:“ 这便为最有效的早期介入创造了一个机会。”

       该公司建立了一个从成熟神经组织中分离出的高度纯化的神经干细胞库。研究人员将这些神经干细胞注入啮齿动物体内后,它们并没有形成肿瘤,事实上,这些细胞在小鼠的大脑中游走,并分化成不同类型的神经细胞,其中就包括分泌能够保护神经纤维的髓鞘的细胞。Tsukamoto 介绍说,当神经干细胞被注入小鼠后,它们表现出了 “ 强大的移植和迁移能力,并形成新的髓鞘 ”。

      该公司如今正赞助对 4PMD 婴幼儿患者进行该技术的初期安全试验。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向每位患者大脑中的 4 个区域中的每一个区域移植了 7500 万个神经干细胞,并随之进行了免疫抑制治疗,这样受体才不会排斥外来的细胞。Tsukamoto 报告说,在试验过程中并没有出现安全隐患。此外,在 18 个月后进行的磁共振成像显示,在轴突周围形成了新的髓鞘,并且对患者进行的临床观察表明,他们的运动机能保持稳定或出现了小幅提升。干细胞公司如今正计划进行更大规模的试验。Tsukamoto 表示,一旦这种疗法被证明是有效的,它将带来多发性硬化、大脑性麻痹和阿尔茨海默氏症的神经干细胞新疗法。

        在这次会议上,神户市日本理化研究所(RIKEN)发育生物学中心的干细胞研究人员 Masayo Takahashi,报告了她的研究小组在针对与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AMD)的临床前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在 AMD 中,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生长出现了问题,并且位于视网膜下部的血管出现了渗漏。这些情况导致眼睛中心部位的视力下降。Takahashi 的研究小组研制出一种方法,即用外科手术摘除有问题的血管,同时用源自病人自身细胞的新 RPE 细胞替代受损的 RPE 细胞。利用被称为细胞再编程的一项技术,研究人员采集了病人的皮肤细胞,并将其转化为所谓的诱导多能干(iPS)细胞,这种细胞能够分化成人体中的所有细胞。研究人员随后将 iPS 细胞转化为 RPE 细胞。由于 iPS 方法使用的是病人自身的细胞,因此避免了对免疫抑制药物的需求。

       Takahashi 小组生成的 RPE 细胞表现出了真正人体 RPE 细胞的特征结构和基因表达模式。她报告说,将它们注入小鼠并没有引发肿瘤,并且这些细胞在移植到猴子体内后存活了 6 个多月。Takahashi 希望在得到必要的批准后,能够在 1 年内开展人体试验。

         英国剑桥研究学院癌症中心的干细胞研究人员 Fiona Watt 指出,在 ISSCR 上发表的这些研究结果将帮助该领域 “ 积攒力量 ”。而美国哈佛医学院的干细胞科学家 George Daley 则更为乐观。他说,记住这次年会上报告的这些进展;并表示对明年在波士顿召开的 2013ISSCR 年会充满期待。( 来源:中国科技网 )

正文完
 0
stemcellbio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stemcellbio 于2012-06-20发表,共计1528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没有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