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O J:胚胎干细胞植入子宫后代谢模式发生转变

32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81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西雅图研究人员报告称小鼠胚胎开始形成后不久,它的一些干细胞经历剧烈的代谢转变后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这些干细胞会像癌症细胞那样开始消耗和生产能量。

 

这一研究发现发表在 EMBO 杂志上。

华盛顿大学的生物化学教授 Hannele Ruohola-Baker、论文主要作者表示这些发现不仅为干细胞研究和研究胚胎发育以及形状的初步形成有意义,同时也为癌症的治有帮助疗。这项研究是由西雅图的几个研究实验室之间合作完成的。

胚胎干细胞被称为多能干细胞,因为他们有自我更新能力,并有成为体内任何细胞的潜力。研究人员希望了解组成小鼠胚胎内细胞群细胞的干细胞和外胚层或植入阶段细胞之间的区别。在外胚层阶段的小鼠胚胎干细胞更接近于人类胚胎干细胞、癌细胞。

人干细胞和小鼠外胚层干细胞比老鼠发育早期的干细胞具有较低的线粒体呼吸活性。尽管事实上,发育后期干细胞线粒体较成熟后,线粒体呼吸活性会降低。研究人员证实在内细胞群细胞转变成外胚层细胞的过渡期间,某些基因控制线粒体细胞呼吸活性的降低。

相反,过渡期细胞获得能量完全不依赖于糖、葡萄糖。相比之下,早期小鼠胚胎干细胞通过将线粒体呼吸动态切换到葡萄糖分解后,能获得更多能量。

研究人员发现低氧条件下激活的转录因子是缺氧诱导因子 1 α。缺氧诱导因子 1 α 足够推动小鼠胚胎干细胞完全依靠糖代谢来获取能量。下一个挑战是揭示在正常生理情况以及在癌症情况下这种代谢转化是否对干细胞的命运也有决定性影响。

这些代谢转变可能会决定一些微小原始胚胎细胞的功能性命运。这些细胞首先过渡到外胚层干细胞,随后演变成整个发育中的胚胎。

研究人员解释说在肿瘤细胞中,糖代谢方式的转变被称为 Warburg 效应。Warburg 效应能提供肿瘤细胞迅速生长和分裂所需要的能量和物质。

研究者提出胚胎干细胞的 Warburg 效应可能在胚胎发育和早期胚胎的形成以及后来的器官和其他身体结构的形成中也发挥类似作用。

这项研究是由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赞助支持。(生物谷:Bioon)

正文完
 0
stemcellbio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stemcellbio 于2012-03-27发表,共计817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没有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