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治疗让脑细胞新生

26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95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大脑的正常功能依赖于脑的正常血液供应,脑中一根小小的血管出了问题,有可能让人 “ 四肢不灵 ” 甚至 “ 六亲不认 ”。能不能找到一把 “ 钥匙 ” 让中风的脑细胞再获新生,或是一剂 “ 良药 ” 让瘫痪的肢体恢复活力?今天举行的 “ 脑血管奥林匹克 ” 大会共同主席、上海交通大学 Med-X 研究院杨国源教授透露,交大团队正尝试的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等研究取得系列重要成果,同时通过同步辐射影像技术等方法,发挥交叉学科优势或将为中风的诊断和治疗找到良方。

基因治疗

“ 外援 ” 帮忙造血

杨教授介绍,中国是中风的高发地区,我国中风死亡率是欧美国家的4-5倍,且死亡率以每年8.7%的速度增长。但目前临床治疗脑中风的手段极度缺乏,治疗有效时间为4.5小时内的溶栓治疗几乎是惟一有效治疗,但适用患者不足5%

杨国源教研究团队尝试基因治疗方法,将关键基因通过各种 “ 载体 ” 注入到体内靶器官,来调节蛋白水平抑制疾病的发展。“ 在脑中风治疗过程中,增加血管的生成是一个重要环节。将促进血管生成的基因 ‘ 打入 ’ 脑内,这些 ‘ 外援 ’ 迅速在脑内发挥作用,增加缺血部位的血液供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风的症状。” 据悉,这种方法还可应用于治疗其他脑部疾病,如帕金森病和老年痴呆等疾病。

干细胞治疗

修补缺损组织

脑中风后,脑组织坏死,萎缩形成空洞。杨教授团队将神经干细胞和血管干细胞共同移植到缺血老鼠的脑部后发现,干细胞移植到损伤的大脑后,可以存活而且转化为神经和血管细胞,修补缺损脑组织,重新形成神经血管网络,并恢复神经功能。与此同时,移植干细胞还能不断分泌促进神经和血管重新生长的多种营养因子。

同步辐射

“ 放大镜 ” 看血管

为了提高移植的干细胞到达脑损伤部位的效率,杨国源团队与交大Med-X研究院生物纳米材料方向的科学家合作,将特殊磁性纳米颗粒载入干细胞内,然后通过外加磁场吸引让更多的干细胞到达损伤的脑部,达到重建血管,修复损伤脑组织的目的。

脑中风的早期诊断如同预测地震一样艰难,现有核磁共振、CTX射线数字减影等都检测不到脑血管疾病高发部位的微小血管病变。团队通过上海同步辐射光源这一高性能 “ 放大镜 ”,观察小动物颅内复杂血管网,连只有头发丝十分之一细的血管也能看清楚。这一方法能够在活体动物脑内观察到中风治疗后的微小血管再生,实时监测中风后小鼠血管增加的过程。(来源:新民晚报)

正文完
 0
stemcellbio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stemcellbio 于2013-05-20发表,共计952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没有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