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99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密歇根大学的科学家们在新型的多孔环境下培养人类胚胎干细胞,他们的研究首次向人们展示,培养系统的物理特性对这些细胞的分化有重要影响。
研究人员利用橡皮泥的一种关键成分,制成了地毯一般的柔软结构。利用这一结构培养人类胚胎干细胞,可以使其更有效的分化成为有功能的脊髓细胞。这项研究于四月十三日发表在 Nature Materials 杂志的网站上。
胚胎干细胞能分化成为人体内约两百多种细胞,最终形成肌肉、骨骼、神经和器官。而这项研究首次将物理信号与人类胚胎干细胞的分化直接关联起来。
密歇根大学的机械工程助理教授付建平 ( 音译 Jianping Fu) 指出,这一研究为人们提供了诱导干细胞分化的更有效途径,可以帮助人们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 ALS、亨廷顿舞蹈病、阿尔茨海默症等疾病。
Fu 及其同事利用橡皮泥的主要成分聚二甲基硅氧烷,构建了由微观柱状结构组成的干细胞培养系统,整个系统就像是一块松软的 “ 地毯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改变微观柱状结构的高度,来调节细胞生长表面的硬度。柱状结构越矮 “ 地毯 ” 就越硬,柱状结构越高 “ 地毯 ” 就越柔软。
研究团队发现,与较硬的培养系统相比,较软的培养系统能够促进干细胞的分化,使其更快转变为更多的神经细胞。研究显示,在 23 天之后,柔软表面生长的脊髓细胞克隆 ( 控制肌肉运动的运动神经元 ) 比对照大十倍,纯度高四倍。
“ 这很令人兴奋,”Fu 说。“ 要真正实现人类胚胎干细胞的临床应用,我们就需要更好的培养系统,以更可靠的方式生产更多有功能的目的细胞。我们这种人工合成的微观系统是一大进步,可以帮助人们控制物理性的环境信号。”
ALS 会杀死大脑和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并最终使患者瘫痪。Fu 与研究 ALS 的 Eva Feldman 教授展开合作,尝试在这种 “ 地毯 ” 式系统中,将患者自身的细胞诱导成为运动神经元。
“Fu 教授及其同事开发了利用干细胞生产神经元的新方法,这一技术不仅产量大,而且生成的神经元纯度也很高,”Feldman 说。“ 这将帮助我们在实验室中对 ALS 进行模拟研究,以便开发更可行的治疗方案。”
研究人员指出,这一培养系统的优势不仅停留在细胞数的层面上。研究显示,在柔软 “ 地毯 ” 上生成的新运动神经元,表现出与人体神经元相差无几的电行为。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Hippo/YAP 信号通路介导了环境物理特性对干细胞分化的影响。而这一发现,将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胚胎干细胞的分化机制。(来源:干细胞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