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92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日本酸浴干细胞论文存在 “ 严重错误 ”
面对越来越多有关问题图片和剽窃行为的指控,两篇描述使用一种简便方法获得 STAP 细胞的论文的作者正在考虑撤销自己的研究成果。在日本理化研究所(RIKEN)的一个调查委员会于 3 月 14 日在东京举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论文的 3 位作者对外宣布了他们的声明,同时该调查委员会称已经证实有关 STAP 细胞的论文在撰写过程中存在 “ 严重错误 ”,但尚不足以判断是否存在科学不端行为。
随着深深的一躬,RIKEN 主席 Ryoji Noyori 表示:“ 对于由 RIKEN 的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 STAP 论文在社会上引发了这么大的关注,以及造成了这么大的麻烦,深表歉意。” 总部位于东京附近的 RIKEN 负责监管国立研究中心,其中就包括这 3 位作者任职的研究所。而与此同时,尚没有人报告能够重复该研究小组获得 STAP 细胞的方法。
神户市 RIKEN 发育生物学中心的 Haruko Obokata 和山梨大学以及美国波士顿市哈佛医学院的同事,在 1 月 30 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成功培育出了能分化为多种细胞的新型 “ 万能细胞 ”。这种 “ 万能细胞 ” 是将体细胞放入弱酸性溶液中,通过施加刺激后制成的,因此被命名为 STAP 细胞。论文说,与拥有同样能力的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 细胞)和胚胎干细胞相比,新细胞的制作方法更为简单安全,有望用于再生医疗领域。
然而在论文发表几天后,便有博客作者和投稿者在 PubPeer 网站上开始质疑论文中所使用的图像。例如论文中的图片存在不自然的线条,似乎是合成图像留下的痕迹;论文中有两张酷似的图片,本是不同的实验,但可能使用了同一只实验鼠的图片;有两处实验手法与其他论文酷似,但是没有说明出处,涉嫌抄袭;而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其他研究人员都无法根据论文制作出 STAP 细胞。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医学院的干细胞研究人员 Paul Knoepfler 在其博客上建立了一个网页,希望那些试图重复这一技术的科学家能够在这里报告他们的试验结果。然而没有人能够成功复制这一技术。
RIKEN 于是在 2 月 13 日开始了一项相关调查。然而关于这项研究以及 Obokata 之前发表的论文的新的质疑依然不断出现。
在 3 月 14 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由 RIKEN 分子遗传学家 Shunsuke Ishii 率领的调查委员会公布了他们迄今为止的调查结果。这份中期调查报告聚焦了论文的 6 个疑点,但结论却是模糊的。报告指出,其中 2 个疑点是由于处理数据不当,不属于故意造假,其余 4 个疑点有必要继续进行调查。该报告写道:“ 这并不是造假或不当行为。” 但调查委员会表示,Obokata 确实在此次论文中使用了自己博士论文中的图片。
Ishii 强调,委员会到目前为止只是确定了事实,判断是否存在不端行为还需要更进一步的调查和审议。
虽然研究小组中的数名成员如今仍然坚持能够制作出 STAP 细胞,但是这一成果被彻底否定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对于 STAP 细胞是否真的存在,Ishii 表示,这一问题取决于科学共同体的判断。中国北京大学干细胞学家邓宏魁表示:“ 我们在尝试新的方法,但是迄今为止并没有成功。” 但他表示将继续尝试,特别是如果有关该方法的更多细节能够得到披露。
而这两篇论文的作者 Obokata 与合著者 Hitoshi Niwa 及 Yoshiki Sasai 在他们的声明中对于论文的不确定性及误差引发的混乱表示歉意。三人写道:“ 我们正在就撤销这些论文的可能性联系其他作者。” 据悉,这两篇 STAP 细胞论文是日本和美国的 14 名研究人员共同发表的,撤销原则上需要全部作者同意。Noyori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一旦调查委员会得出结论,确实存在科研不端行为,我们会按照已有的规定进行严格的纪律处分。”RIKEN 研究主管 Maki Kawai 则表示,RIKEN 将对整个事件进行评估,并强化其研究伦理培训。
此外,除《自然》杂志上的论文存在诸多疑点外,还有研究人员在网络上揭露 Obokata 向早稻田大学提交的用英语书写的博士论文也存在可疑之处,如开头的 20 页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网站上的一篇科普文章几乎完全相同,而且所用照片有可能剽窃自日本一家生物工程企业的主页。
日本学术界对于研究者的论文数量、发表刊物知名度、被引用量等量化标准非常看重,是升迁的主要指标。虽然日本政府制定了预防和惩治学术造假和学术腐败的相关法律,但在巨大的利益和日益激烈的竞争面前,仍不断有人 “ 以身试法 ”。
目前,关于 STAP 细胞的争论已经超越了干细胞研究领域。东京大学地震学家在 Knoepfler 的博客上写道:“ 这种混乱已经影响了公众对于日本科学的各个领域的信任与支持。”
一位《自然》杂志的发言人表示,该期刊的调查工作 “ 依然在进行之中 ”。(来源: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