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61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 9 月19日报道,一个由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证明,干细胞会通过囊泡中的液体来传递分子,以此与其他细胞 “ 通讯 ”,帮它们改善周围有害的免疫反应。
该研究负责人、威康信托医学研究理事会剑桥干细胞研究所的斯特凡诺 · 普拉基诺说:“ 在干细胞里,这些微小囊泡就像个微型 ‘ 急救箱 ’,里面放着蛋白质、核酸之类的分子,能刺激目标细胞,帮它们生存下来。基本上,囊泡借鉴了干细胞如何应对炎症环境,并把这种能力传给了目标细胞。”
比如在多发性硬化症小鼠实验中,研究人员把神经祖细胞(NPCs,一种神经干细胞)注射到小鼠循环系统,它们的脑细胞显出了非凡的修复水平。这表明 NPCs 释放出了能调节免疫系统的分子,最终减轻了组织损伤,增强了组织修复。
研究小组现已证明,当 NPCs 处在免疫反应附近,尤其在和免疫细胞释放的 γ 干扰素反应时会释放囊泡,γ 干扰素能调节免疫反应和固有的脑修复程序,它能在 NPCs 中触发一种高度特化的基因激活路径,还能与囊泡表面的一种受体结合。当囊泡被 NPCs 释放出来后,会粘附在目标细胞上,这样目标细胞不仅能获得蛋白质和核酸促进修复,还能获得囊泡表面的伽马干扰素,激活自己内部基因。
以往科学家曾推测,干细胞的表现可能更像药物,该研究是第一次证明了这种分子机制:辨别信号,运动到身体特殊部位并执行复杂的反应。深入理解这一过程,有助于研究人员找到实现干细胞疗效最大化的途径。(来源:科技日报)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