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干细胞论文10年增近17倍

38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81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日前,围绕多能干细胞、发育与分化、神经发生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造血再生与发育等热点话题,由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承办的第七届广州国际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论坛暨第三届中国再生细胞生物学年会在穗举行。国内外专家 300 余位济济一堂,共话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发展。

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裴钢,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皇家癌症研究基金会教授莫西 · 亨特,中科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孔祥复等参会。

裴钢总结了中国再生干细胞生物学学会的现状和成绩:从 2004 年至 2013 年,干细胞研究的文章从 234 篇增加到 3779 篇,数量增长了近 17 倍,发表文章的科研工作者数量增长了近 16 倍。同时,论文质量上有极大的提升。2013SCI 收录刊物发表文章 5939 篇,影响因子大于 10 的文章有 137 篇,在《自然》《科学》和《细胞》发表文章 25 篇,在其子刊发表文章 94 篇。专利申请 1679 项,世界排名第 3 位,其中 PCT 专利申请 58 项,排名第 6 位。成果转移转化在浙江、天津、青岛、无锡、台州等地方有所发展。

裴钢认为,干细胞的研究急需在大动物模型上应用,反复验证才可以应用于人体。广州生物院已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在国内外具有较好的影响力,将会继续支持该院在干细胞与转化医学等方面的研究。

论坛上,71岁高龄的莫西 · 亨特鼓励年轻科学工作者要勇于突破日常工作,做让自己真正兴奋的研究,“ 你能得,任何人都能得诺奖 ”。他形象地将细胞研究比喻成在一座图书馆中挑选出一本书,选择做一个实验好比挑出书本上的一页,而页面上的内容则是海量的数据,“ 其实验过程与结果,一切都充满未知 ”。

莫西 · 亨特认为,DNA损伤、不完整或染色体分配不正确,细胞都会走向死亡,如果逃过正常的细胞周期,则会形成肿瘤。肿瘤正是细胞周期异常导致的疾病,研究 CDK4/6 的抑制剂,使癌症细胞停留在间歇期是肿瘤治疗的理想之路。他鼓励更多的科学家将关注点放在细胞周期上,从根本上治愈肿瘤。(来源:中国科学报)

 

正文完
 0
stemcellbio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stemcellbio 于2014-12-26发表,共计819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没有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