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44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就在 2014 年新年刚刚到来的时候,日本科学家小保方晴子在 Nature 上介绍了一种不改变细胞基因而是通过极端环境条件来诱发胚胎干细胞的文章在互联网上引起广泛反响。然而一个月之后,有人质疑该研究成果的真实性,理由是论文中有几处数据存在重复使用。更糟糕的是,随后世界各地许多干细胞实验室纷纷表示其实验结果无法重复。一时间对这一成果的质疑大大增强。不过尽管如此,一些研究人员和科学领域评论人士仍然对这一成果表示乐观。来自英国 MedCap Advisors 的科技主编 Edward Ahn 认为,这一情况仍属正常,Ahn认为从一项新成果发表出来到各地实验室重复可能存在一个适应过程。而一旦证明这一方法是可行的,那么必将对今后的干细胞研究产生深远影响。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可能将集中于这种由酸性条件诱导的干细胞是否能一直维持其干细胞性质。
尽管 Edward Ahn 等人对这一研究抱有很大希望,但他同时也承认,如果这一方法最终被认为是学术造假,那么对科学界尤其是干细胞研究领域的打击也是极其沉重的。(来源:生物谷)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