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88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研究人员表示,在不同的细胞类型中,这些被鉴定出的小分子化合物功能强、毒性小。小分子化合物的使用为改善精准的基因组工程应用提供了简单有效的策略,并有助于研究哺乳动物细胞中 DNA 修复的机制。
文章的第一作者,Gladstone研究所的 Chen Yu 说:“CRISPR作为最牛的基因组编辑工具,优势是非常精确,缺点是效率很低。我们的研究通过引入一些小分子在保证 CRISPR 精确度的前提下,提高了 CRISPR 的效率。”
CRISPR技术的工作原理简单来讲是:将一个蛋白导入到细胞中,在一个特定的位置切割基因组;当特定的基因被删除后细胞的 DNA 重新融合到一起,科学也可以在被切割的位置插入新的基因。
通过该方法研究人员可以在许多不同的细胞系中完成基因组操控,包括诱导多能干细胞和组织特异性细胞。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这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创建疾病模型的多种细胞类型,并将有助于发现新的特异性疗法。
论文通讯作者之一的 Gladstone 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 Sheng Ding(丁盛)博士说:“ 这项发现的潜力不仅在于提高CRISPR 的效率,同时首次证明了小分子化合物可以成功的操控基因组工程。”
丁胜是干细胞领域知名的华人科学家,在合成化学、干细胞生物学以及药物研发技术方面具有很强的科研实力和独特见解。丁胜的研究团队早从 2004 年就开始进行小分子化合物诱导单功能细胞转变为多功能细胞方面的研究。其团队开创了用 4 个蛋白诱导 ips 的技术先河。这是目前 “ 唯一 ” 一个完全避免基因操作,避免改变基因组的 ips 诱导方法。在 ips 技术研究和发展中创造多个首例并成功首次合成小分子化合物 QS11、Pluripotion 和小分子化合物逆转剂reversine。(来源:生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