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72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近日,两年一次的中科院院士新增名单发布,共计 61 名杰出科学家入选此次院士榜单。其中,备受生物界瞩目的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名单也新鲜出炉,从 30 位候选名单中历经 “ 终选 ” 机制新增院士 12 名,包括三名女科学家。 干细胞专家周琪当选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
周琦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所长,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转基因协会终身荣誉会员;国际干细胞组织(ISCF)中国代表。他主要从事分化与去分化的机制、干细胞的可塑性和全能性及体细胞的可塑性、体细胞重编程等方面的研究;致力于开展与克隆和治疗性克隆相关的基础研究 / 应用基础研究工作,推动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的转化。成功建立多种克隆动物模型,建立小鼠治疗性克隆胚胎干细胞库、人胚胎干细胞系、孤雌胚胎干细胞系。2002 年在国际上首次利用克隆体细胞克隆大鼠,该研究内容发表于《Science》。2009 年 7 月在《Nature》发表文章,首次利用 iPS 细胞通过四倍体囊胚注射得到存活并具有繁殖能力的小鼠,从而在世界上第一次证明了 iPS 细胞与胚胎干细胞一样具有发育全能性,发现了与干细胞多能性水平相关的分子标志物,成功获得了世界首例单倍体胚胎干细胞来源的健康转基因动物,利用先进的基因编辑技术开展了疾病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的建立和研究工作,并积极推动干细胞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让中国在克隆及干细胞研究领域有了实打实的话语权。
周琦院士先后获得国际转基因研究 genOway 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周光召基金会 “ 杰出青年基础科学奖 ”、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2014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多项奖励。其研究成果 —— 验证 iPS 细胞全能性 —— 入选了 2009 年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年度十大医学突破。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