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68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科学时报》讯 10 年前,中国的干细胞研究刚起步,经过 10 年的努力,中国的干细胞研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研究团队逐渐壮大起来,已经成为世界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近日举行的首届中国干细胞研究年会上,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马宏建介绍道:“ 近 5 年,中国的干细胞研究发展较快,在干细胞领域的专利数及文章发表数已位列世界第五。然而,我们虽然在位数上靠前,但是在队伍规模和数量上与美、德、日等国仍有很大距离。” 美国是干细胞研究领域最有实力的国家,其干细胞领域相关的专利和论文发表数占世界总量的 50% 左右。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周琪认为:“ 由于我国的干细胞研究起步较晚,和海外同行比,中国的干细胞队伍是最年轻的,但是我们有很大的热情,我也十分希望广大学生加入进来。相信大家精诚合作、共同努力,一定可以为中国干细胞在国际上杀出一条血路,提高我国的声誉和影响力。” 同时,因首次成功证明了 IPS 细胞的全能性、首次利用体细胞成功克隆大鼠等在干细胞领域的突出贡献,周琪获得大会设立的 “ 干细胞研究杰出贡献奖 ”。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长、同济大学校长裴钢认为:“ 干细胞作为一个前沿的领域,有无限的事情可以发生,尤其是青年研究员和学生有无数的事情可以做。”
首届 中国 干细胞研究年会上,来自我国干细胞研究领域的 60 多位专家、学者、医生聚焦两个重点:一是紧贴干细胞研究的重要前沿问题;二是大力推进干细胞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转化。
干细胞生物学分会成立 1 年来发展迅速,分会成员致力于把分会打造成我国干细胞研究人员的精神家园、信息总汇和交流的平台、培训基地以及对外合作窗口。(黄辛 陆洋)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