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在临床应用中的探索

29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56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科学家们对人胚胎干细胞在体外的培养和分化条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实现了人胚胎干细胞的无饲养层培养和在成分明确的无动物成分的培养液中建立人的胚胎干细胞系。成功地在体外将人的胚胎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 尤其是具有功能的多巴胺神经元及少突胶质和星状胶质细胞、肝细胞、内皮细胞、心肌细胞、胰腺 β 细胞和造血细胞等。然而, 干细胞移植中的免疫排斥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科学家们希望通过建立人核转移胚胎干细胞 (humannuclear transplantation ES cells, hntES cells), 从根本上解决异体细胞移植的免疫排斥问题。其方法是将体细胞的细胞核转移到去核的未受精卵母细胞产生重组胚, 建立人胚胎干细胞系。从理论上讲, 这种胚胎干细胞所表达的表面抗原应与细胞核提供者基本一致, 这就是治疗性克隆的概念。但是, 由于卵母细胞内的线粒体中也含有一定的遗传物质,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所建立的胚胎干细胞的特性。目前许多动物的核移植胚胎干细胞系都已被建立。2007 年非人灵长类动物的核移植胚胎干细胞建立成功。但是, 体细胞核转移的低效率和人卵母细胞的缺乏及伦理问题的争议等限制使人的核移植胚胎干细胞系至今尚无成功报道。

摘自:细胞生物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2009, 31(5): 597−601

正文完
 0
stemcellbio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stemcellbio 于2011-03-23发表,共计560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没有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