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牙周膜干细胞的分离培养

32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291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8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研究证实牙周膜内存在具有横向分化能力的干细胞(牙周膜干细胞),在体外微环境作用下还可分化为成牙骨质细胞或成骨细胞。因此,牙周膜干细胞(PDLSCs)作为 种新发现的干细胞,在牙周组织工程研究中有较大的应用前景。但是牙周膜组织量小、分离困难, 直成为制约牙周膜干细胞研究的重要原因。已有的克隆筛选法操作程序繁琐,周期较长,因此需要寻找简便、快捷的筛选方法来分离牙周膜干细胞。本研究应用免疫磁珠技术对人牙周膜干细胞进行筛选,并扩增培养,通过对牙周膜干细胞生长曲线、克隆形成率、细胞周期、细胞表面抗原标记物测定及多向分化能力的研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以期建立 种便捷有效的分离方法并明确牙周膜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进 步研究牙周损伤的发病机理及临床治疗提供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和设备:a-MEM 培养基(Gibco,美国),羊抗小鼠磁珠试剂盒(Dynalbiotech,美国),基质蛋白 -1 单克隆抗体(STRO-1R&D,美国),ABC 型免疫组化检测试剂盒(Dkao,美国);小鼠抗人波形丝蛋白单抗(VimentinDkao,美国):CD44-FITCCDl46-FITCCD34-FITCCD45-FITC,小鼠抗人单克隆抗体(Beckmen Coulter,美国);CO2 孵箱(Heraeus,德国);YJ-875 型超静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厂,中国);流式细胞分析仪(Beckmen Coulter,美国);倒置相差显微镜及照相系统(Olympus,日本)。

12 实验方法

121 取材及细胞培养:收集临床拔除的正常人牙周健康、无龋的新鲜第 3 磨牙,刮取根中 1/3 牙周膜组织,移入 10cm 无菌培养皿内,滴加少许 α-MEM 培养液保持组织湿润,锐性分离牙周膜组织约 1mm3 组织块,将分离的组织块以 1mm 间距平铺于 6 孔板内,以无菌盖玻片覆盖组织块,加入培养液(含 100ml/L 胎牛血清,100µmol/L2 抗坏血酸,2mmol/L2 谷胺酰胺,100U/ml 青霉素,100µg/ml 链霉素的 α-MEM 培养液),置入 37℃、50ml/L CO2 的孵箱中培养,待多数组织块周围有细胞游出后去除盖玻片,常规培养,每 3 天换液 1 次,细胞生长达 80%汇合时传代。

122 磁珠分离筛选牙周膜于细胞:将 5µl 磁珠剧烈振荡后移入离心管内,加入 5ml1%胎牛血清的 PBS 冲洗,放置于磁力架上静置 2min 后去上清,重复一次后重悬,置 4℃备用。收集第 4 代人牙周膜细胞 1×108 个,以含 1%胎牛血清的 PBS 重悬,加入小鼠抗人 STRO-1 抗体,4℃孵育 60min,每隔 10min 轻振以防沉淀。以含 1%胎牛血清的 PBS 清洗 3 次,去除残留抗体后重悬并加入磁珠,4℃孵育 30min,每 5min 轻振 次。离心,去除含空白磁珠的上清液,以含 1%胎牛血清的 PBS 重悬,将离心管置于磁力架上 2min,缓慢弃除上清及未与磁珠结合的细胞。以含 1%胎牛血清的 PBS 再次重悬并清洗与磁珠结合的细胞 2 次,弃上清,加入磁珠分离液,轻晃均匀 2min 后置于磁力架上 2min,取上清液,重复 2 次以去除残存磁珠,离心,加入 5ml10%胎牛血清的 α-MEM 培养液,重悬,调整细胞浓度为 1×104/ml 接种于 6 孔板内,37℃、50ml/L CO2 的孵箱中培养。

13 牙周膜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131 细胞生长曲线测定:分别取筛选培养的牙周膜干细胞及牙周膜细胞,以 1×103cells/ 孔接种于 96 孔塑料板,每组 3 孔,隔日换液。每天取 组,MTT 法测各孔 OD 值,连续测 10 天,以时时间为横轴、细胞数为纵轴绘制牛长曲线。

132 克隆形成率测定:将收集的对数生长期牙周膜细胞的培养上清 1 500rpm 离心 10min,经 022µm 直径的小滤器过滤后,与培养基以 11 比例混合作为适应性培养基。取筛选培养的牙周膜干细胞,调整细胞密度至 1015/ml100µl/ 孔接种于 96 孔培养板中,培养 12h 后标记单个细胞孔,并补液至 200µl/ 孔,5 天换液,光镜下观察克隆形成情况。

133 流式细胞仪分析

1331 细胞周期分析:取筛选培养的牙周膜于细胞,胰酶消化,调整细胞密度为 1×107/mlPBS 清洗 2 次,加入 001m01/LPBS 重悬,再加入预冷的无水乙醇 2ml 吹打混匀,4℃过夜,离心弃乙醇,0.01mol/LPBS 清洗 2 次,加入 5ml/L 碘化丙锭 1ml4"C30min,过 300 目的尼龙筛网,流式细胞仪上机,进行细胞周期检测。

1332 表面抗原测定:取筛选培养的牙周膜干细胞,弃去培养液,PBS 清洗两次,以含 025%胰蛋白酶的 PBS 液消化 5min,制成单细胞悬液,再以含 2%牛血清白蛋白和 01%偶氮钠的磷酸盐缓冲液(流式缓冲液)冲洗细胞,调整细胞密度为 3.0×109/L,每个 Eppendof 管加 100µL 细胞悬液,室温下分别与 CD44-FITCCDl46-FITCCD34-FITCCD45-FITC,小鼠抗人单克隆抗体 5µL 避光孵育 15min,再以流式缓冲液清洗细胞,1000rpm 离心 5min,将细胞重悬于含 1%多聚甲醛的流式缓冲液 0.5ml 固定。使用同型对照单克隆抗体确定背景标记。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荧光细胞,专用配套软件计算细胞表面抗原阳性率,单位用%表示。

1333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取筛选培养的 PDLSCs 制备细胞爬片,免疫细胞化学 ABC 法进行 STRO-1Vimentin 染色,阴性对照以 PBS 替代 抗,进行细胞来源及表达检测,光镜下观察。

1334 体外多向诱导分化:①矿化诱导:取筛选培养的牙周膜干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调整细胞密度为 2×104/ml 接种于 6 孔板中,以含 10%胎牛血清的 α-MEM 培养 24h 后换矿化诱导液(100µg/ml 链霉素、100U/ml 青霉素、10mmol/Lβ 甘油磷酸钠、50µg/ml 维生素 C1×108mol/L 地塞米松、10ml/L 胎牛血清、α-MEM 培养液)培养,隔日换液。培养 3 周后吸弃培养液,PBS 清洗,95%酒精固定 10minPBS 清洗 2 次,加入 01%茜素红(A1izarin Red-S)室温染色 30min,去离子水清洗 3 次,光镜下观察。②成脂诱导:取筛选培养的牙周膜干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调整细胞密度为 1×105ml 接种于 6 孔板中,以含 10%胎牛血清的 α-MEM 培养 24h 后换成脂诱导液(地塞米松 10-6mol/L3- 异丁基 -1- 甲基黄嘌呤 05mmol/L、胰岛素 10mg/L、消炎痛 100mmol/L、α-MEM 培养液)培养,隔日换液。培养 3 周后吸弃培养液,PBS 清洗,10%中性甲醛固定 10minPBS 清洗 2 次,油红 0 染色 lOmin,去离子水清洗 3 次,镜下观察。

2 结果

21 形态学观察:所筛选细胞大部分呈类梭形,核为卵圆形、位于胞质中央,似成纤维样细胞。

22 细胞生长曲线测定:牙周膜细胞及牙周膜干细胞生长曲线均呈倒 “S” 形,在接种后 1 天两者细胞量均减少,自第 2 天起,细胞生长均加速,第 8 天达到生长高峰,进入 “ 平台期 ”,此后,细胞生长速度减慢。总体而言,干细胞生长速度明显低于牙周膜细胞。

正文完
 0
stemcellbio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stemcellbio 于2011-03-23发表,共计2917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没有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