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干细胞(三)——生命高科技的憧憬

27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255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7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生命高新科技的憧憬

        加快培育生物产业是我国在新世纪把握新科技革命战略机遇、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举措,温家宝总理在中国科学院成立 60 周年大会上的发言也特别提到干细胞研究和发展的问题,“ 健康科技、生物医药事关民生大计,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加快这个领域创新和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要把生命科学前沿、高新技术手段与传统医学优势结合起来,研发适应多发性疾病和新发传染病防治要求的创新药物,突破应用面广、需求量大的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大幅度提升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干细胞研究发展势头强劲。干细胞研究促进了再生医学的发展,这是继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之后的又一场医疗革命。我们要力争在干细胞研究的更多领域取得领先地位,同时要高度重视、切实防范干细胞研究引发的伦理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高达 13 亿,需要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疾病发病率与其他国家大致相似,有数以百万计需要干细胞临床治疗的患者。

      1. 糖尿病

目前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第三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目前全球大约有糖尿病患者 1.3 亿,到 2025 年,糖尿病患者人数预计将超过 3 亿。

2007-2008 年,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组织下,我国 14 个省市进行了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 20 岁以上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 9.7%,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数达 9,240 万,其中农村约 4,310 万,城市约 4,930 万。随着生活条件的进一步改善,人民饮食结构的变化,预计未来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还将不断增加。因此治疗糖尿病不仅是一个医疗问题,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目前,还没有方法治愈糖尿病,通常采用控制饮食,降低血糖等被动的维持疗法。由于没有根除糖尿病的方法,降糖药物的市场以每年 16%的速度增长,目前全球年销售额已接近 200 亿美元。然而,这些化学降糖药共同的缺点是肝毒性副作用。另外一类保守疗法是胰岛素。胰岛素对许多糖尿病人是控制血糖浓度的最佳方法,但需要常年使用,同时也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糖尿病。开展细胞生物治疗,如胰岛干细胞或胰岛细胞移植是其中最有潜力的治疗

  2. 神经退行性疾病

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多个国家已进入了老年社会,我国截止到 2004 年年底 65 岁及以上人口 9,857 万人。许多令人棘手的医学难题也多集中在老年人群,特别是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症)、帕金森氏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

据近年来我国进行的老年痴呆症流行病学调查初步结果,我国北方地区 65 岁及以上人群中的老年性痴呆患病率约 6.9%,与欧洲报道的 6%和日本报道的 7%相近,实际患病数字还要高于估计数字。这些患者基本上采用药物控制症状,具有相当的副作用,急需更有效的治疗途径。干细胞诱导分化成特定神经细胞进行细胞替代治疗或者神经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这些神经系统疾病的有效办法。

 3. 血小板减少性疾病

目前体外诱导造血干细胞生成具有造血功能的血小板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还没有取得突破和形成产品的报道。一旦突破,成果的应用将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大量需要进行血小板输注治疗血小板缺乏或减少引起的疾病,而每年献血员提供的血小板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体外诱导生成血小板进行临床血小板输注或直接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从根本上重建患者的造血系统是临床的一大需求。

   4. 白血病

根据刊登于 2009 年第 3 期《临床血液学杂志》的《我国白血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现状和对策》,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疾病,在我国各年龄组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中分别占第 6 位(男性)和第 8 位(女性),在儿童及 35 岁以下的死亡率中占第 1 位,儿童已成为白血病的高发人群,目前我国有白血病患儿 200 多万,并且每年以 3 —4 万的速度在增加,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治疗白血病的最有效方式。

由于我国自 70 年代末开始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目前的家庭结构以独生子女家庭为主体,可以说我国现在 20 岁以下的人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这意味着今后很难在亲属中找到配型相合的供者,非血缘关系的移植将成为今后患者的主要生路。

此外,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和压力增大,使得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如红斑狼疮(SEL)、风湿病(RA)、干燥综合症(SS)、白塞氏综合症(AS)、艾滋病(AIDS)以及血管炎、肾病、自免溶贫等,均呈快速增长的趋势。且上述危重疾病目前均缺乏有效的治疗办法及药物,对社会、家庭、个人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而干细胞治疗的应用将给上述不治之症患者带来福音,其独特的疗效是目前传统治疗方法及药物所不可比拟的,因此干细胞治疗的应用潜力及社会价值极其巨大。

据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编写的《干细胞年鉴 2010》预测,全球干细胞医疗近两年的潜在市场规模大约为 800 亿美元,未来二十年内,干细胞医疗市场的全球规模将迅速增长,如果将药物等有关产业计算在内,2020 年前后全球干细胞市场规模每年可达 800 亿美元。

因为我国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根本无力支撑公共脐带血库的运行,所以目前国内普遍采用公共库、自体库混合运行的模式,通过营利性自体脐带血库来获取资金,再用它来支撑公共脐带血库。所以,作为一种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干细胞技术的发展前景已无法估量,脐带血公共库良好的运营维持也将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同时,自体存储作为一种商业行为在面对过于模糊和苛刻的政策时便会显得举步维艰,如能更好地运营维系公共库的存储质量,那放宽对于自体存储的限制将会更好地为民众服务。

  此外,对于行业鱼目混珠的情况,提高技术准入门槛将会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保证了干细胞科研的高效,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为百姓做些实事,不至于民众因个别企业的欺骗而对干细胞行业产生抵制和怀疑的行为。最后,在干细胞存储等环节,必要的保证措施将让百姓更加放心,一份保险、一张合同 …… 这对民众和企业乃至这个行业来说都是一份沉甸甸的保证。

  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政策管理滞后是相对必然的现象,但通过不断认识和维护,憧憬明天,干细胞产业将会有更为光明的未来,人类健康之路也将由天堑变通途。(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正文完
 0
stemcellbio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stemcellbio 于2012-08-27发表,共计2555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没有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