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学家在肝细胞癌干细胞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7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125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最新一期《Cancer Cell》(Cancer Cell 23, 541556, 2013)刊发了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与该校分子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合作完成的研究文章:“1B50-1, a mAb raised against recurrent tumor cells, targets liver tumor-initiating cells by binding to the calcium channel α2δ1 subunit”,该文报导了我国在肝细胞癌干细胞标志物和治疗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志谦研究员和邢宝才主任医师是该篇文章的共同责任作者,是基础和临床相互合作的一个成功范例。

我国是肝癌高发的地区,约占世界新发病例的 55%,其中 8090% 为肝细胞癌。由于大多数肝细胞癌在诊断时即丧失手术机会,且对常规化疗和放疗的反应有限,而那些可手术的病例又面临高达 50% 的术后两年复发率,因此肝癌死亡率极高。肿瘤干细胞的存在被认为是肿瘤发生、发展和治疗失败的根本原因,因此发现和鉴定肝细胞癌的肿瘤干细胞、研发针对肿瘤干细胞的治疗手段有望为肝癌的治疗带来新的曙光。

CD13CD133CD90CD24EpCAMOV6 等阳性的肝细胞癌细胞都曾被鉴定为具肿瘤干细胞特性,究竟何种细胞为肝细胞癌干细胞,文献中争议较大。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研究者,利用全细胞免疫的方法,获得了一个针对复发肝癌来源细胞系的单克隆抗体 1B50-1。他们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该抗体反应阳性的肝细胞癌细胞具有肿瘤干细胞特性,且这种细胞在手术切缘组织的存在是肝癌复发和总生存期短的独立危险因素。他们还进一步发现,目前文献中已报导的标志物 CD13CD133EpCAM 为阳性的肿瘤干细胞主要是归因于 1B50-1 反应阳性细胞的存在。1B50-1 识别的抗原被鉴定为是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组成亚基 α2δ1(亚型 5),过表达和敲减编码该亚基的基因实验证明,肝癌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耐药、成瘤等特性可能通过调控钙离子内流而发挥作用。1B50-1 作为 α2δ1(亚型 5)的中和抗体可以减少肝细胞癌中肿瘤干细胞的含量,在动物实验中和多柔比星(Doxorubicin )联用,对肝细胞癌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该研究发现和证明了 α2δ1 是肝细胞癌肿瘤干细胞一个新的功能性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此外,该研究还提示手术切缘组织中 α2δ1 阳性细胞可能是肝癌复发的起源细胞,1B50-1 抗体有可能成为靶向肿瘤干细胞而治疗肝癌的抗体药物。该研究有助于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揭示肝癌复发的机制,研发预后判断和治疗的新方法。

该杂志同期配发了西班牙国家肿瘤研究中心的两位知名专家 SainzHeeschen 撰写的题为 “Standing out from the crowd: cancer stem cell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的文章,对该项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 973 计划等项目的资助。(来源:自然科学基金会网站)

正文完
 0
stemcellbio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stemcellbio 于2013-05-13发表,共计1254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没有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