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72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上海 – 2025 年 5 月 16 日,国家眼部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进行了一项里程碑式的人体临床试验,对一名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 RP)患者实施了首剂 IGT001 玻璃体腔注射。这是全球首例将该创新细胞疗法用于 RP 患者的临床尝试,目前受试者术后 7 天随访表明全身和眼部安全性良好,尚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
IGT001 由 InGel Therapeutics 开发,核心成分为 人源视杆细胞前体(hRP)。这一治疗采用 细胞–材料协同递送系统:hRP 被嵌入特殊生物材料载体中,通过玻璃体腔微创注射,直接释放至视网膜二期区域。该协同平台不仅可为原有视锥细胞提供“营养支架”,还通过生物聚合物的支撑延长细胞存活周期,从而减缓视力退化。
在临床前研究中,该团队使用 rd10 小鼠视网膜变性模型评估疗效。结果显示,IGT001 显著改善了视觉行为学指标(如视觉运动反射,OMR)及视网膜电图(ERG)响应,组织学分析亦证实视锥细胞存活率较对照组提升明显。此外,该材料平台可根据不同视网膜细胞类型(如用于青光眼的视神经节细胞)定制,展现出广谱应用潜力。
此次试验设计为 前瞻性、开放标签、非随机、剂量递增 的首次人体(FIH)临床研究。其主要目标是在安全性基础上初步观察眼部功能的变化——包括视敏度、ERG 波形变化等关键指标。项目负责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孙晓东教授表示,IGT001 具有“对不同基因型的 RP 患者均适应”的广谱优势,并期望这一治疗为更多退化性视网膜疾病患者提供新希望。
展望未来,接下来研究将继续推进更高级别的剂量与评估,包括中长期安全监测和功能性视力恢复指标的跟踪,为细胞疗法在 RP 等复杂遗传眼病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