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干细胞治疗渐冻症的思路分析

共计 107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1. 渐冻症

渐冻症(ALS,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是一类目前缺乏有效治愈手段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表现为进行性的肌肉无力、萎缩、跳动或言语吞咽困难等症状。临床当前结合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检查、血液检查、基因检测以及头颅或脊髓的核磁共振等多种方法来综合判断,以排除其他疾病。其发病机制极为复杂,目前医学界认为它是在遗传背景基础上,由多种机制共同作用导致运动神经元损伤的结果。约 5%-10% 为家族性 ALS,特定基因突变破坏了神经元的正常功能。散发性 ALS 患者也存在细胞内的功能紊乱,导致神经元中毒性物质累积或功能受损。环境、免疫等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或参与疾病进程。目前的一些治疗策略也直接针对上述机制。(1)利鲁唑主要通过抑制谷氨酸的释放,对抗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从而延缓运动神经元的损伤。(2)依达拉奉是一种抗氧化剂,旨在帮助清除过量积聚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损伤。(3)新兴的靶向基因治疗,对于由 SOD1 基因突变引起的 ALS,2023 年问世的新药 Tofersen 是一种反义寡核苷酸药物,能够直接靶向突变基因的 mRNA,减少有毒 SOD1 蛋白的产生。

利用干细胞治疗渐冻症的思路分析

2. 干细胞治疗的 ALS 的思路

2.1 神经保护

干细胞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如 BDNF、GDNF、IGF-1、VEGF),延缓运动神经元死亡。骨髓、脂肪、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通过鞘内注射、静脉注射,主要通过旁分泌作用,分泌神经营养因子,调节免疫,临床试验最多。MSC 安全性高,免疫排斥少。

2.2 细胞替代

部分干细胞可分化为神经元或胶质细胞,尝试替代死亡或功能障碍的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衍生细胞移植,即从患者或健康人细胞重编程 → 分化为运动神经元或胶质细胞 → 移植替代治疗坏死的神经元细胞。个体化治疗、疾病建模、药物筛选。但其存在安全性(肿瘤风险)、临床转化难度大。

2.3 免疫调节

抑制中枢和外周的炎症反应,减少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过度激活。造血干细胞(HSC)主要通过免疫重建,减少自身免疫对神经元的损伤。在 ALS 中研究较少,部分试验探索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免疫抑制。

2.4 改善微环境

促进血管生成,改善脊髓和肌肉局部代谢环境。

利用干细胞治疗渐冻症的思路分析

3. 目前现状

多个 I/II 期临床试验 显示 MSC 和 NSC 注射总体 安全性良好,部分患者运动功能(ALSFRS- R 评分)下降速度减缓。但疗效差异大,多数研究显示只能延缓而非逆转疾病。NurOwn(以 MSC 为基础的产品)已进入欧美 III 期临床试验,结果提示部分患者获益,但未达到主要终点。

iPSC 衍生疗法仍处于 实验和早期临床阶段。

利用干细胞治疗渐冻症的思路分析

正文完
 0
stemcellbio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 stemcellbio 于2025-09-26发表,共计1073字。
转载说明: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4.0协议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没有评论)
验证码